类风湿因子阳性究竟应该如何解读?
作为风湿科医生,我们知道不能仅仅依据类风湿因子阳性,轻易下诊断。类风湿因子阳性究竟应该如何解读?
1类风湿因子是什么?
类风湿因子(RF)因其最初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发现,故此命名。
类风湿因子的产生原因和机制目前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它的形成可能是由于病毒、支原体等持续感染刺激机体产生了抗体(即免疫球蛋白IgG),当抗原与抗体形成复合物,使自身的IgG变性,变性的IgG又成为新的抗原,促使机体再产生抗IgG的抗体(即抗抗体),这种抗变性IgG的抗体(主要为IgM,部分为IgG)就是类风湿因子。
2类风湿因子(RF)可出现在哪些疾病中?
约5%的健康老年人,细菌性心内膜炎、乙肝、丙肝、结核、麻风等感染性疾病患者,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硬皮病、银屑病关节炎等)患者,均可监测到不同滴度的类风湿因子。
目前类风湿因子升高/阳性,仅对关节疼痛患者、有风湿病家族史的健康人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类风湿因子(RF)虽因类风湿关节炎(RA)而得名,但其却可存在多个疾病谱中。一个疾病的诊断,绝不能通过RF阳性“一锤定音”,一定要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从患者身上探索到更多的“疾病密码”。
3类风湿因子的监测方法
目前类风湿因子的检测方法有多种,简单概括为定性(结果为阳性/阴性)和定量(结果为具体数值)。
胶乳凝集法是较早的测定RF的方法,但仅能对RF进行半定量测定,且只能测定IgM-RF。该方法虽然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但由于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差,不能定量且受环境及个体差异等影响因素较多,目前已被大多数三甲医院淘汰,仅部分基层医院还在使用这种检测方法。
免疫比浊法、ELISA和化学发光法是目前常用的RF定量检测方法,定量检测能检出RF的滴度,及RF不同分型(RF-IgG、RF-IgA、RF-IgM),敏感性及特异性均明显升高,对诊断价值更大。
目前临床上以RF定量检测结果为准。
4类风湿因子在风湿病中的公式运用
关节痛,涉及临床疾病谱非常广泛,而RF也可出现除类风湿关节炎以外的多种疾病中。
RF阳性+关节痛的公式里或许加上其他“证据”,能让患者的诊断更加清晰明朗,比如↓:
RF阳性+关节痛 +抗CCP抗体阳性 ≈类风湿关节炎;
RF阳性+关节痛+银屑病病史/家族史 ≈银屑病关节炎;
RF阳性+关节痛+口干眼干/抗SSA、SSB抗体阳性 ≈干燥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