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体会:本证虽处于缓解、稳定期,但静中有动,活动演变极为缓慢,符合久病必瘀、久病必虚之病理,应注意攻补兼顾,顾及扶正,祛邪是为安正。
2.2肝肾亏损,气血两虚证
症状:形体消瘦,面色无华,关节变形,肌肉萎缩,骨节烦疼,筋脉拘急,或筋惕肉(目闰),头目昏眩,心悸气短,腰膝酸软无力,纳少难眠。脉细弱,舌淡,苔薄。
治法:益肝肾,补气血
方药:十全大补汤合独活寄生汤加减。党参15g,独活10g,桑寄生30g,秦艽10g,防风10g,细辛15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地黄10g,杜仲15g,牛膝15g,茯苓15g,黄芪15g,白术10g,肉桂3g,甘草5g。
偏阴血虚者加左归丸;偏阳虚者加右归丸;肿胀甚者加白芥子、皂角;关节疼痛甚者加用石楠叶、老鹳草、岗稔根、虎杖、金雀根等。由于本证病痼日久,非草木之品所能轻易奏效,宜参合血肉有情之品及蛇类、虫蚁搜剔之药酌情选用。
临床体会:本证多见于晚期,以虚为主,扶正目的是为达邪,邪驱则肢体关节功能可得到改善。但只顾服药,对于晚期患者来说远远不够的,故需综合治疗,重视康复锻炼及心理医疗,才能使沉疴之疾,得以回春。